您好,欢迎来到东审!北京、上海、深圳、杭州、南京、天津
更懂纳税规划的审计服务
  • 本周热点
  • 产品目录
  • 优势
  • 专业团队
  • 专业团队
  • 用户评价
  • 立即咨询
会员登录
获取验证码
登录/注册
首页  /  东审人物 | 高艳:有温度的守护
东审人物 | 高艳:有温度的守护
【摘要】:在做审计的十三年里,高艳养成了一个习惯:每个项目结束,她都会在笔记本上记下三个关键词——最关键的审计判断、最隐蔽的风险点、最值得反思的程序。“审计不只是核对数字,是要对每一个条款、每一份凭证较真。”

那盒感冒药至今还躺在她的抽屉里。银色锡箔包裹的药片早已过期,她却始终舍不得扔。2006年冬天的一个深夜,刚入职东审不久的高艳带着感冒加班,东审创始人崔军胜默默推门出去,再回来时手里多了一盒药。“那一刻我知道,”她说,“这里看待人的方式不一样。”

十九年过去了,从北京科技大学的毕业生到东审的质控负责人,高艳的人生轨迹与这家事务所紧紧交织。她工位的左上角摆放着“质控负责人”的委任状,玻璃相框在灯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泽。每当有人问起她的工作,她的眼神里总透着审计人特有的审慎与热忱。


undefined

质量意识的淬炼

在做审计的十三年里,高艳养成了一个习惯:每个项目结束,她都会在笔记本上记下三个关键词——最关键的审计判断、最隐蔽的风险点、最值得反思的程序。“审计不只是核对数字,是要对每一个条款、每一份凭证较真。”


undefined

高艳在年度底稿检查总结会上分享


这种对专业的执着,让她在凭证的海洋里练就了过硬的业务能力。凭借扎实的专业功底和严谨的工作态度,高艳被委以重任,成为东审系统化质控体系建设的核心力量。

转型意味着全新的挑战。从追求“系统交付”到坚守“万无一失”,她形容这像是“从短跑选手变成了马拉松教练”。审计时,她的成就感来自项目的如期交付;质控后,她的价值感却来自于整个事务所质量防线的牢固。“责任的边界变宽了,”她说,“现在我要守护的不仅是数字的准确,更是审计这个职业的尊严。”


构建质量共同体

质控工作之初,理解与共识需要时间建立。高艳创新性地推动了两项举措:将质控介入点前移,让质控人员参与项目启动会,质控需求提前融入审计计划;每月举办“质量共创会”,让审计与质控团队坐在一起复盘典型案例,明确“共同目标是交付高质量成果”。

她至今记得那个颇具代表性的项目。审计团队提交的报告逻辑通顺、数据完美,但她在复核时发现关联交易披露需要进一步完善。顶住项目交付期限的压力,她带领质控团队重新调阅了客户三年的关联交易合同,在堆积如山的文件里逐笔核对资金流向,最终找到了需要补充披露的重要交易信息。这份专业与坚持,不仅赢得了团队的认可,更赢得了客户的深度信任。


undefined

高艳(左六)在审计底稿检查期间


“质量不是挑错,”她说,“而是在细节里守护价值。”


undefined

高艳(右一)受聘担任北京行业执业质量检查人员



体系化筑牢质量防线

在她的推动下,公司的质控体系逐渐形成了具有东审特色的三重架构:

制度层面,“三级复核+专项质控小组”的机制对高风险业务实施“穿透式复核”为业务质量保驾护航;文化层面,“质量勋章”制度和每月抽检评比,让质量意识融入每个员工的日常;技术层面,智能质控系统实现了报表自动校验和底稿合规检测。


undefined

高艳(左三)在公司会议上为执业质量标兵颁奖


“质控是我们品牌竞争力的核心,”她说。采访中,每当谈到质控技术的创新,她的眼睛仿佛发着光,自信娴熟地描述着质控系统的运作流程。而话题回归到质控本身的时候,她的眼神又变得更加坚定:“再智能的系统,也需要人去理解规则背后的精神。”


undefined

崔老师为高艳(右五)及团队经理授牌


传承质量信仰

如今的高艳,依然保持着审计人的习惯——严谨,却不失温度。她会注意到新入职员工加班时的疲惫,也会在质控复核时细心地标注出每一个疑点的思考过程。“质控不是冰冷的规则,”她说,“而是有温度的专业守护。”


undefined

高艳在员工职级培训中宣讲审计职业道德


她对年轻同事的建议朴实而深刻:先在一线扎根,吃透审计逻辑;再培养全局思维,理解数字背后的商业实质;最后要拥抱技术,让经验与创新融合。

“最重要的是,”她顿了顿,“要带着敬畏之心。既对数字敬畏,也对信任敬畏。”

窗外,北京的天空渐渐暗下来。她收拾东西准备下班,临走前又看了桌子上的委任状。十九年前那盒感冒药的温度,如今已化作她对质控工作的理解——在数字与规则之间,最重要的,始终是心的温度。

而她,愿意做那个守护温度的人。

让中国民营企业财税问题零烦恼
提交
顾问1对1
免费咨询
400-139-4131
在线客服